适应不了国企,你以为在民企就能吃得开了-衡南人才网
欢迎来到 衡南县人才网 !人气最火爆的衡南县人才网站,求职招聘热线 0734-8213466

衡南人才网

衡南人才网
人气火爆的衡南县人才网站
官网电话:0734-8213466
 热门搜索: 文员  司机  会计  跟单  普工  销售  外贸  助理 
您当前的位置:衡南县人才网 > 资讯 > 职业答疑 >适应不了国企,你以为在民企就能吃得开了

适应不了国企,你以为在民企就能吃得开了

  一、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公文里
  
  一个国企科研人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几十年,却屡遭单位领导打压,最后愤而出走。领导们这才发现粗了大事,业务没他不行啊,赶紧哭着喊着请上面拦人……
  
  所有能刷屏的事件,一定是切中了大众的某根敏感神经,张小平(博客,微博)事件也不例外,它包含了民间想象中,国企的“人浮于世”、“不重视人才”“领导不懂业务”等等“国企病”。
  
  可惜,所有的猜测都来自一纸公文,而有过体制内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政府公文有它自己的行文规则,从来不能按照它的字面意义去理解。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此事不过一起跳槽引发的劳动仲裁纠纷,只是当事方是国企(准确的说是事业单位),用了“公文”这种“请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体制内特殊的解决问题方法。此人并不是什么“离开他月球就上不去的”重要人物,公文里的拔高,只是原单位为了阻拦他跳槽而使用的“春秋笔法”。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公文里。
  
  不过光看公文,还是有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为什么此人职称是相当高的“研究员”,而职务却仅仅是最底层的“副主任设计师”?这就好像让处级干部在处级单位当非领导职务的科员一样。
  
  不过光看公文,还是有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为什么此人职称是相当高的“研究员”,而职务却仅仅是最底层的“副主任设计师”?这就好像让处级干部在处级单位当非领导职务的科员一样。
  
  要么是“此人真的能力一般,却无法开除,占据了编制”,要么是“此人有才,领导不重用”——好吧,这两种都是典型的国企病,话题又转回去了。
  
  不过这件事倒是非常适合我这个职场号来解读一下,因为我后台常常收到“要不要进国企”的咨询。看上去,有人认为去国企就是“不必努力、混吃等死”的代名词。
  
  为什么大家对国企既有点向往,又有点排斥?
  
  二、“国企病”并非国企专用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大趋势是“国退民进”,所以大家对国企的毛病看得比较多,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国企病都是体制上的问题。
  
  国企的问题如果往根子上找,那就是所有权不清晰,国有等于“谁都没有”,企业领导人干得再好,倾注了再多的心血,一份文件两行字,你就跟这家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了。很多“明星国企”走下坡路,都是这个原因;很多明星企业家一心想改制,也是担心这种事。
  
  这就导致国企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中层干部“任人唯亲”、基层员工“人浮于事”、高管层“经营策略只重量不重质”,都是在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来满足个人或小群体的短期利益。
  
  但严格的说,这些叫“大企业病”,而非国企病,因为任何企业和组织,只要规模足够大,超过了管理能力圈的边界,都会出现类似“所有者不清”的问题,难免走上这条路。
  
  外企最明显,远度重洋来中国的高管们的地位与心态,和国企领导人并无区别。海外总部不放权,没有竞争力,总部一放权,立刻失控。所以外企内部的派系斗争,一点也不比国企弱,内部的冗职闲员,一点也不比国企少。
  
  即使是所有权最清晰的民企也是如此,只要规模超过老板的管理能力,同样有“大企业病”,更不用说家族企业从家庭关系中延伸出来的派系内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人越多政治越重要,外企和民企也要“讲政治”。
  
  以前为了区别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人为制造了很多对“国企”的误解,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澄清这些误解。
  
  以前为了区别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人为制造了很多对“国企”的误解,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澄清这些误解。
  
  三、四个典型的误解
  
  第一、国企工作清闲,收入低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国企都有一群“不干事的老人”,才给大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但这些人以前都是为革命贡献过青春的,现在能力不行了,总不能一脚踢开吧。而大部分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其加班程度只会比同行业的体制外企业更多——因为多了很多非业务的政治任务。
  
  在这个案中,航空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人员的收入确实不高,这并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行业的参与者太少,导致人才供大于求,所有才会有领导说“不怕你走,走了立马就能进人”。
  
  即使是航空航天这样的领域,一旦有了民营企业的竞争,专业人才的薪酬肯定会被迫提升。
  
  人员流失肯定会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一开始可以制造跳槽障碍来缓解问题,但领导们也知道,提高收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才是这份文件的真实意图,向上级部门要求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因为今时不同往日,狼来了。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国企收入不如体制外企业呢?一部分原因是国企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和报销;
  
  更重要的原因,民企破产可以裁员,国企(特别是科研所这种事业单位)却很难,国企是一种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
  
  终生雇佣制并不是什么落后的制度,这在日本企业中非常普遍。日企“终身雇佣制”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的经营成本更合理:员工在年轻时少拿一点,以换取丰厚的退休金,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少拿点,减轻企业负担,保留核心资产,经济好的时候就能高速成长,自己的薪水也涨得更快。
  
  第二、国企分配不均,忙得忙死,闲得闲死
  
  第二、国企分配不均,忙得忙死,闲得闲死
  
  还是那群人惹的祸,但你想想,不让他们干事,是为了保护在干事的人,不想让他们坏你们的事。
  
  事实上,很多民企也有几乎不干活的人,拿的薪水是你的两倍——千万别去打听为什么,没有老板会平白无故地给人家发薪。
  
  你认为不公平,只是因为你不知道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第三、国企想晋升全靠关系
  
  我在《公司为什么会有“小圈子”文化?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小圈子”?》一文中讲了“小圈子”在管理上的意义,这是不分体制外和体制内的普遍现象,能力评估充满了个人主观色彩。
  
  国外也有过职场调查发现,一名员工在“招你进公司的那个上司”手上升职加薪的概率,远高于换了领导之后。
  
  第四、进好的国企要有关系
  
  严格的说,这一点不算误解,国企往往集中在高度依靠垄断资源的行业,做业务往往靠资源大于靠人才,拿招聘名额换业务资源,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这是行业的问题,并非国企体制问题。
  
  如果让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给一个建议,我觉得,如果你在国企混不开,那么大概率在规模大一点的外企和民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唯一的办法是去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公司政治的因素会少一点。
  
  进不进国企,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进不进国企,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四、“存量竞争”时代,有利于大企业
  
  我在《给自己估个身价,迎接相亲和同学会》一文中介绍了一个“丈母娘”指标,两个女婿候选人,同样拿20万年薪,一个在民企,一个在国企,“丈母娘”肯定选国企,理由是稳定。
  
  千万别觉得“丈母娘”目光短浅,打个比方,如果你现在想买一家公司,有两个候选,一家年利润稳定在1亿,另一个这些年平均下来在1个亿,但波动很大,同样的出价,你肯定会选前者。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人总体上是“风险厌恶型”的,失去一百元的痛苦大于获得一百元的快乐。所以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以给15倍估值,不增长的只能给10倍估值。
  
  国企的优势在于信用好,融资渠道丰富,很多行业还有资源垄断优势;民企的优势在于体制活,所有权清晰,但容易受宏观政策影响,所以前者的稳定性是强于后者的。
  
  国企年收20万,相当于在民企年收入30万,这也是有道理的。这两年去杠杆,倒下的都是民企,有些规模还相当大,首富也收拾得你服服贴贴,坐收渔利的都是国企。
  
  我在《未来十年,忌创业,尤忌借钱创业》一文中提出观点:中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对中小企业非常不利。
  
  一般一个行业增速很快的时候,小企业凭着体制灵活,增速往往快于龙头企业;但到了增速很慢的“存量竞争”时代,行业的冬天来了,一定是龙头企业凭着体量,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其背后是大量中小企业的死亡。
  
  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很明显,国企适合“风险偏好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人都适合进国企,但国企都是资金资源密集型企业,吸收就业人数有限(这也是国家不敢放弃民营企业的原因),顶多占了20%,所以想进国企要趁早,以后肯定越来越难。
  
  P.S.
  
  最近国企民企地位的话题炒得很敏感,从宏观上讲,我认为“国进民退”已经无法再继续帕累托改进,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隐患,但也不用太担心,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仍然要讲市场规律,仍然要跟其他体制竞争人才,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而且,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在那些适合国企发展的行业,能进国企,是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微信公众号
打开微信 "扫一扫"
每天多点职场经验